山海相遇,遇见未来 ——保山一中沪滇对口支援培训纪实
发布时间:2020-09-25 发布者:教科处
山,厚重沉稳。海,灵动包容。山和海相遇会引发怎样的故事?
2020年9月13日到9月18日,保山一中24位老师从祖国西南角奔赴华东璀璨之城——上海,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对口支援培训。这一周果真是行程满满的一周,确实是收获多多的一周。
更新观念 夯实基础
带着一颗求学访道的虔诚之心,培训的老师们认真听取了三场讲座,分别是:上海七宝中学鞠瑞利老师的《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上海闵行三中刘辉老师的《设计改变一切——设计思维工作坊》及七宝中学特级教师卜照泽的《试题命题的技艺》。因为都是一线老师,三场专家的讲座各具特色,却都精彩绝伦,可操作性极强,让培训老师学到了方法,增长了见识,开拓了思维。

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提到了一个比成绩要求更为突出的位置,而教师学习、掌握相关发展层次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非常有必要。鞠瑞利老师从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产生的原因、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认识的误区、常见心理问题的类型及解决方法等几个角度,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讲解。从理论到事例,从问题到方法,思路清晰,话语幽默,展示了极强的教学能力及教学功底,也为我们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只要你准备好了去哪里,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儒雅谦逊、彬彬有礼来自闵行三中的刘辉老师用自己的一堂思维设计讲座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用实力诠释了“设计改变一切”这句话的内涵。刘老师从设计思维的地位、产生、流程及运用四个角度详略得当的给大家打开了一个别样的思路空间。从非洲新生儿的保温袋到畸形足矫正套再到太阳能学习灯的发明,三个典型的例子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思维设计对人们生活的改变。思维设计的三大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挖掘使用者的需求。“拥抱创意——大胆提出疯狂的想法。“动手思考”——在行动中检验和完善想法,非常符合新课标理念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上海高考数学命题组专家卜照泽老师的课,从具体到普遍,从个性到共性,上出了艺术的高度,这是听完课后所有培训学员对9月17日这堂数学讲座的感受。卜老师分两个部分给大家展开:一堂以问题为导向,最终解决问题的精品数学课;一堂如何给试卷命题的技艺课。第一堂数学课,开篇抛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入课堂,调动学生上课兴趣。然后探究定理,深化理解,展开证明推理。最后结合例题进行讲解,巩固知识。这堂课卜老师巧妙创设情境,驱动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而如何激发学生思考成了这堂课最关键的问题,在明了熟悉教材体系之后,新颖的教学方法,端正的学习态度及刻苦钻研的教学态度都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而随后的试卷命题技艺课,让我们看到了高考命题老师们的高度和格局。讲座分别从试卷设计原则、方法、策略、目标等角度阐述了一份好的试卷是如何诞生的。结合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命题的具体案例,卜老师从选项要有美感,出题条件要有限定,不能重复累赘,注重德育等几个角度给大家展开了有理有据的讲述,进一步感受到了这位数学专家清晰的思路层次,对高考数学的透彻研究。
三堂讲座角度不同,启发也不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保山教育和上海教育的差距也不是短期内能弥补的,相信在夯实了基础、扩大了视野、更新了观念之后,保山的教育又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绚烂色彩。
大国重器 民族自信
“嫦娥一号”,“嫦娥二号”,“长征五号”,“天宫一号”,“c919”这些多次出现在新闻报纸上的字眼,这次换了一种实物的方式,震撼出现在眼前。9月14日早上九点,保山一中一行24位老师参观了位于上海的运载火箭总装总测中心。车间主任以照片加实物的方式,详细地给老师们介绍了总厂的光辉历史及各个阶段取得的辉煌成就,带领大家近距离观看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部分安装过程,让大家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航空知识。人类载人航天史已有四十二年,而中国航天人在1992年正式启动后仅用7年时间就突破了航天最高技术。时至今日,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完全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列,并在不同领域开创了多个世界第一的奇迹。这一点一滴的背后,凝聚的是中国几代航天人的青春和心血,在“高深”、“精细”、“尖端”的背后,是“刻苦”,“恒心”与“奉献”。在我们为国家强大感到自豪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站在我们身后,为祖国强大、民族自信贡献过青春热血、甚至是生命的航天人们。
9月17日下午两点,位于上海紫竹科学园区内的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C919总装生产线内,人头攒动,掌声阵阵。热心、细致的商飞讲解员从中国民用航空的起源、商飞集团的发展及C919的制作工艺等几个部分给大家进行了耐心的讲解。大型客机世界各国一直是以波音747及空客A380为代表,中国没有大飞机的历史因为C919的研发、试飞、正式投产而结束。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有自己的大飞机,乘坐螺旋桨式飞机出行的周总理回来后亲自部署。立志研发中国自己的大飞机,成了几代中国科研人员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只可惜由于技术、资金的限制,直到总理去世都后才造出一架“运十”专机。站在新时期、新起点,习总书记一句:“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的嘱托,成了商飞公司员工奋斗努力的新目标。铭记“不怕吃苦”、“不怕奉献”的精神,C919终于2017年5月5日首飞成功。


虽已时隔三年,但当c919首飞成功,机长走下扶梯和地面人员挥手致意的视频出现在每个人眼前时,心中升腾起的热气,湿润了大家的眼。骄傲和自豪化作了动词,流淌到了每个人心中。
远山近海 相依相携
上海静安区江场路的一幢写字楼里有个特殊的所在。它就是保山驻上海办事处——在上海的保山人亲切的称这里为“娘家”。这楼共三层,一楼、二楼全部、三楼大部分都用来展示保山的风土人情、特产风物。二十个工作人员却挤在了一个不足十平米的小写字间里。提及这个狭小的工作环境,这里的工作人员显得很乐观,笑着对我们说:保山的特产太多啦,我们省下空间就是为了给家乡的特产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上海人民知道我们。在这里保山的小粒咖啡,黄龙玉精雕、带有极强民族特色的昌宁绣品及从保山空运而来的各种有机蔬菜在这里都应有尽有。
驻沪办的陈科长给大家介绍了办事处的机构设置,又以视频的形式让大家了解了保山——上海山海相携的起因、发展及取得的成果,也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那句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这是一个点,这是一扇窗,为上海人民了解保山、走进保山提供了一个好平台。沪滇帮扶的情谊可以追述到上个世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期,很多知青年过耄耋仍记得云南的风土人情,仍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云南话。而今闵行区和保山又结成帮扶对子,从各个方面对保山进行帮扶。北宋词人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词句在今日成了保山和上海最好的写照,长江从西往东奔腾而来,上海一把将它揽在怀里,山和海的情谊就此拉近。时间在变,人物在变。沪滇帮扶的情谊却未变。通过帮扶,失明的患者重现光明了;通过帮扶,失学的孩子复学了;通过帮扶,保山的教师感受到了上海先进教育理念及知识体系了。一切都在悄然发生改变,一群人在发生改变,一个时代也正在改变着。

这次对口支援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沪滇帮扶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保山驻沪办及保山一中陈圣日校长的鼎力支持。本着熟悉发达地区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开展情况,拓宽我校校本教研渠道,加强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打造航空航天特色学校,不断提高校本教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此次培训并没有完全局限于学校,而是以运载火箭总装总测中心、东航上海招飞培训基地、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C919总装生产线为依托,重在打造一批师德高尚、职业素养一流、个性鲜明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山与海的相遇,为发展中的保山,前进中的保山一中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只有更新了教育理念,夯实的教育基础,将更多的保山学子送出大山,他们才有机会走出去,看得见海,看得见世界,成为于己于国有用的人;只有刻苦专研、努力奋进、为国奉献才能让一人的工作上升为国人的骄傲;只有心怀家乡、感念家乡、建设家乡才能让当初生我、养我的精神家园在时代前进中永葆青春。身在山中,看得见海。身在海边,亦不忘山!